头部

龙坪镇:村庄蝶变展新颜,绘就和美新画卷


来源:本网-龙坪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:2025-08-18 16:03:51 字体大小: 浏览次数:-

  曾经,危旧房散落、杂物堆积、设施破旧;如今,绿树成荫、庭院如画、道路整洁......在青石村与松柏村,一场由内而外的“美丽革命”正悄然上演。龙坪镇以“镇村一体、村民共治”为核心理念,高标准推进典型村培育工作,让村庄实现“洁净美”“活力村”的华丽蝶变

  一、环境蝶变展新颜,宜居品质大跃升

  青石村、松柏村通过对乡村环境的大力整治,大大提升了村民在村生活的幸福感与获得感,让村庄建设成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

  镇村两级干部共同组建90人攻坚队,强力推进“三清三拆三整治”,两村累计拆除危旧房170间,清理杂物点240处、污水沟渠42处,清除“牛皮癣”136处,村庄环境焕然一新。创新“驻村队督查+保洁员维护+村民门前三包”模式,配备专职保洁员32名,实现垃圾日产日清、河道洁净率100%,人居环境品质持续向好。因地制宜建成精致“四小园”105处(配建竹篱笆4.2公里),创作农耕主题墙绘1200平方米,成功塑造“一村一景”特色风貌。

  两个典型村积极开展乡村绿化,村庄环境提质增颜。青石村合理增加绿地面积,完善现有绿化设施,种植各类树木1300余株,并围绕卡房驿站打造同心林,周边绿化美化效果实现提升。松柏已打造李屋村公共休闲绿地以及水路田紫薇花绿化景观路,新种植各种树木1000棵,绿化面积不断扩大。

  在松柏水路田村、李屋村,青石水白塘村,村民们自发清理村道、池塘,自觉维护房前屋后整洁,“共建共享美丽家园”蔚然成风。目前,正在探索实施群众参与人居环境积分制,社会共享共治氛围进一步浓厚。

  二、基建惠民补短板,设施升级便民生

  青石村、松柏村通用基础设施全面升级。两村配合镇政府实施“路安工程”,铺设沥青路3.5公里,加装护栏800米,整治隐患点23处。翻新公厕26座,安装太阳能路灯110盏,建设家禽圈养区66处,惠及村民1800余人。完成道路硬化1300平方米、水沟盖板2000米、宣传栏更新71处,村庄基础面貌实现质的飞跃。

  此外,两村还根据村民日常生活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完善基础设施,更大程度提高村民幸福感。

  青石村改造升级国道边公交站。流沙路口原公交站位置靠近马路,且与旁边路口道路形成较大高度差,存在一定安全隐患。村委会将原公交站位置往里迁移,同时拓宽和修缮公交站旁路口路面,减缓坡度,减少安全隐患,方便村民候车与休憩,极大提高便利性、安全性与美观度。

  松柏村修缮村道和翻新球场。曹屋原来村道破旧、沙石遍地,不利于车辆和行人行走;村中篮球场地面残旧、场线模糊,几乎荒废。村委会在培育期间将村道黑底化,并升级翻新篮球场,进一步完善村庄基础设施,满足村民日常生活。

  三、产业兴旺富民生,增收渠道有效拓宽

  青石村、松柏村产业基础良好,在培育期间进一步延伸发展,实现增收富民。

  青石多元产业蓬勃发展,以本地特色农产品与利民项目结合,打造农产品销售标杆地。推行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建成500亩水晶梨基地、400亩优质水稻基地。乡村振兴馆进行提升,合理调整展览区和群众娱乐区,更方便群众游览参观和日常娱乐。打造国道“农特产品销售一条街”,为果农销售提供场所,利民又安全。各项便民利民项目,吸引游客游览消费,有力促进农产品产销两旺2024村集体收入达27.9万元。

  松柏村依托“花经济”发展优势,以“活血”与“造血”并举为思路,多方发力推动存量盘活,持续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。水路田村以原有的紫薇花海、民宿和餐馆为基础,借助热心乡贤、产业第一书记等社会力量,号召村民参与乡村建设,进一步修建共享厨房、赏花栈道,升级翻新乡村大舞台,吸引更多游客游览参观,带动农旅消费。李屋村拥有百亩荷花池,成功举办“赏花摘果”活动吸引超千人参与,带动周边餐饮、民宿、农产品销售。延伸发展“莲子加工+田螺养殖”产业链,将原小学闲置土地盘活翻新为莲子加工厂,雇用村民采摘、加工莲子,既增加种植荷花的效益,又带动村民收入增加,有效拓宽增收渠道2024村集体收入增至22.4万元。

  四、前瞻布局再发力,主干风貌提升

  龙坪镇着眼2025G107X392沿线新一批典型村(龙坪、乌石、黄芒、朝天)培育,已启动主干道农房风貌品质提升工程。高效完成221栋农房外立面改造前期摸排登记,周密部署样式选定与民事协商,因地制宜采用“搭建排栅+蜘蛛人”多点同步安全高效施工。目前日均投入施工人员70人,截至目前完工222栋,总体进度完成率达100%以上,超额完成预期目标2025典型村培育奠定坚实基础、塑造良好风貌形象。

  下一步,龙坪镇将深入总结推广“青石-松柏”培育经验,全力以赴做好2025年典型村培育工作,努力打造更多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百千万工程”连州样板,绘就镇村一体、村民共富的和美乡村新画卷!


  

footer底部